曾經隻有車險業務的田萍車險,已經轉型為中國最大的外資財險公司安盛田萍財產保險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安盛田萍),業務結構和戰略也在逐步發生顯著變化。
第一財經記者翻閱安盛田萍曆年財務數據發現,安盛田萍車險占比過去幾乎達到99%,在安盛田萍合資時期下降到90%左右,2019年安盛全資控股後,2020年安盛田萍車險保費占比已經大幅下降到71%。
“簡單來說,我們目前的戰略是加快從規模導向型、單一的車險業務線向價值導向型、多元化的業務模式轉型。”安田萍CEO朱近日在接受《第一財經日報》專訪時表示。
隻做車險太可惜
隨著商業車險改革,財險公司也紛紛向非車業務轉型。去年年初,安盛集團全資控股塵埃落定後,曾經幾乎全是車險業務的安盛田萍也開始調整業務結構。
“我不認為這次車險改革是轉型的最佳窗口期,他們中的很多人突然意識到自己改變不了。其實我覺得早就應該轉型了,而不是現在。”朱對說:
據她分析,車險在全世界都是微利,包括安盛的全球車險業務。“車險很重要,但健康險和商業險前景廣闊,這些領域也很重要。所以我覺得隻做車險很可惜。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。”
為此,安盛田萍在公司架構上對非車險業務線進行了重組,並開始積極“招兵買馬”。據了解,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,安盛田萍大量招聘相關領域的非車險工作人員、精算師和管理層,以充實其非車險部門。同時,對其分支機構的車險從業人員進行了大量培訓,培養其非車險產品的交叉銷售能力。
朱表示,未來2-3年,希望安盛田萍的業務結構能夠達到車險和非車險各占50%。在非車險中,健康險是其重點。“目前我們的健康險已經漲到20%左右,未來幾年希望能達到30%。”朱對說:
但是,業務結構的變化並不意味著車險的戰略縮減。“車險在中國很重要,有時候是敲門磚。大部分人都想買車險,所以健康險和車險都要發展,健康險是我們的發展重點。”
聚焦中等收入人群
隨著“健康中國”、“十四五”等一係列國家戰略的出台,健康險的前景毋庸置疑,近年來健康險保費的快速增長就是最好的佐證。銀監會數據顯示,2020年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8173億元,較2019年同期增長15.7%,遠高於人身險整體7.5%的增幅,健康險在人身險中的保費占比進一步提升至24.5%。
然而,保費飆升的背後,是健康險市場的眾多參與者。無論壽險公司、健康險公司、財險公司、互聯網保險公司,都想在健康險廣闊的前景中“分一杯羹”。
作為一家外商獨資財產保險公司,安盛田萍如何在幾乎進入“血海”的健康險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?
朱給出的對策是聚焦精準人群,提供差異化服務資源。
“與發達國家的市場相比,我們的健康保險發展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,這意味著這個市場的潛力非常大,甚至是無限的。我們意識到轉型過程中一些問題的變化。市場上有大量的‘百萬醫保’,產品同質化嚴重。都是在用傭金、價格或者加盟率來競爭,這不是一種很健康的競爭方式。事實上,我們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更多的產品創新。”朱對說:
根據市場需求
“百萬醫療、惠民保險可以解決普通大眾的需求,但部分人群有更高的需求和購買意向,市場缺乏能滿足這類需求的產品和服務。另一方麵,超高端的產品也有,但花得起幾萬買這類產品的人不多。中等收入者處於空白地帶,卻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。他們中的很多人有老有少,非常需要保險的支持。如何用高品質、多樣化的產品滿足他們的需求,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。”基於以上原因,安盛田萍選擇在健康險領域聚焦中等收入人群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pjpbe.beachstik.com/A474oe/577.html
有话要说...